家長稱兒童消費是燒錢機器 半歲寶寶花費過萬
“真是個燒錢機器!”抱著6個月大的女兒,王女士告訴記者,孩子從出生到現(xiàn)在,她已經(jīng)在孩子身上花了上萬元,還不包括親友贊助的玩具和衣服。
對一個有新生兒降臨的家庭來說,家中小的嬰兒卻是家中花費大的,從此拉開了全家“甜蜜負擔(dān)”的序幕。
如今,家里養(yǎng)個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錢?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(diào)查。
半歲寶寶花費過萬
“仔細一算,真挺驚人的。”王女士向記者細算女兒晰晰自出生以來6個月的開銷時吃了一驚。
王女士介紹,撇開剖腹產(chǎn)的各項費用不說,晰晰出生時,留紀念腳印680元,制作胎毛筆160元。由于母乳喂養(yǎng),省了奶粉錢,但每月寶寶要**、鐵、鋅等營養(yǎng)食品,要花費100多元。寶寶長到6個月時,可以吃嬰兒輔食了,嬰兒米粉、小罐頭、餅干、面條等嬰兒食品每個月要花費200元。一個月還要花費300多元為寶寶購買紙尿褲、紙巾等物品。
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,王女士在寶寶一個月的時候,開始教寶寶游泳,家用游泳池大約500多元,還只是中檔價位。截至目前,寶寶的玩具花銷已達四五百元,加上學(xué)步車、小推車……共計1000元。
“嬰兒的物品比成人的貴多了!”王女士告訴記者,一把嬰兒用的指甲刀要30多元,洗澡盆、專用測量奶溫的溫度計、嬰兒專用護膚霜、洗澡液、洗發(fā)精,零碎支出需500元左右。寶寶的滿月、百天寫真集各花了500元。為了記錄寶寶每天舒適的生活,王女士還購置了家用DV一臺,花了3000余元。
寶寶自從出生,半年時間花銷已達萬余元,占到王女士家庭年收入的一半。“這還是省的,孩子讓老人看,沒請月嫂,一些玩具衣服也有人送……”王女士告訴記者,她的一位同事,每月給孩子買奶粉的錢就要600元,保姆每月工資700元。
市民咋舌嬰童消費
記者在齊市各大商場及嬰童用品商店看到,從孕婦的防輻射服到孩子出生后的成長階段所需的商品琳瑯滿目,讓人眼花繚亂,價格不菲,甚至很多商品外觀獨特,不經(jīng)店員介紹,根本不知其為何用。
“就這么大一張薄薄的兩用被蓋就要288元,現(xiàn)在小孩子的東西真貴得嚇人!”正在某大型百貨商場購物的年輕準媽媽李麗對記者說。李麗一圈逛下來,發(fā)現(xiàn)嬰童服裝、寢具用品價格不菲,一張嬰兒睡床580元、兒童車用折疊椅1530元、奶粉則從100多元到幾百元不等……挑來挑去,李麗為未出生的寶寶買了一套內(nèi)衣和一個印有卡通圖案的大浴巾,“內(nèi)衣108元,浴巾128元,比一些大人的內(nèi)衣還貴!”
商場里的嬰童用品價格對很多市民而言,承受起來很吃力,不少人感嘆自己的收入“連買奶粉錢都不夠”。
教育投資如滾雪球
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得孩子幾乎在眾人寵愛中成長,加上獨特的“6+1”(爺爺奶奶、外公外婆、父母)養(yǎng)育模式,使得兒童群體消費水平不斷提高,而為兒童開設(shè)的各種培訓(xùn)班也成為社會發(fā)展的必然產(chǎn)物。
妞妞學(xué)舞蹈已有年余,跳起來有模有樣。孩子愛好舞蹈,家長自然要全力支持。于是,跳舞的鞋子、衣服買了又買。
妞妞的媽媽趙霞對此感觸頗多。孩子的練功服分夏、秋兩種,必須從舞蹈學(xué)校訂;演出服要100多元;學(xué)費不能單月交,必須一次交足兩個月,此外還要交考級培訓(xùn)費、考級費。如果參加比賽,還要交服裝費。
據(jù)孕嬰童商務(wù)網(wǎng)(yyt360.com)調(diào)查,幾乎每個孩子在假期里都要參加一個甚至多個特長班。在一家少年活動中心,記者看到書法、樂器、跆拳道、舞蹈、演講等特長班里的孩子都很多。孩子在特長班學(xué)習(xí),一個月的費用少則百元,多則千元。
精神世界重于物質(zhì)
“孩子的錢好賺。很多大人舍不得吃穿,但在孩子的消費上卻毫不含糊。”一位經(jīng)營兒童用品的商家笑著對記者說。
聽著家長們對記者述說著孩子的一個個消費項目,記者唏噓不已。似乎每位家長對于孩子的消費項目都能給出一個不得不花錢的理由。
優(yōu)良的產(chǎn)品、超前的教育是吸引家長花錢的主要原因,但主要的還是取決于家長的教育方式!給孩子花錢的多少并不是衡量關(guān)心孩子的標準。畢竟,給予孩子富足的精神世界比豐富的物質(zhì)世界更為重要。
- 分享到:
- 更多>>